距離新豆大量上市已有月余,但整個新豆市場所展現給我們的狀態并不積極,也讓部分糧商、豆農漸漸對新豆失去信心。當前全國疫情蔓延,各地收購難、出貨難的問題不斷困擾著廣大農民朋友,加上今年新豆產量增加,市場消化緩慢,銷區采購不積極,這一系列的問題足以讓糧商、豆農們憂心忡忡。難道新豆后市還將這樣持續下去嗎,還是會自此開始出現新的拐點呢?讓筆者為您淺析一下!
糧庫收購上量 消化渠道漸明朗
東北產區作為全國大豆的主產區,今年也不負眾望,產量、面積都較往年大幅增長,但由于天氣原因影響,今年新豆質量多少有些差強人意。蛋白偏低2-3個點,蟲孔、青豆問題也較為嚴重,所以后期銷售問題也就撲面而來。國儲開始收購已有些時日,但前期運送車輛并不多,因為如要達到國儲收購標準,必須要精細篩選,確保質量達標,這樣無形中成本就增加了不少。但對于內蒙古地區來說,今年國儲價格優勢明顯大于市場價格,多數糧商積極送貨。從當前情況來看,內蒙古地區糧庫收購量占據東北地區主導位置,其他地區略顯貧乏。
中儲糧拍賣持續進行,盡管成交率低迷,但也或多或少對于糧庫新陳糧源輪換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。對于低蛋白豆源的消化渠道一直是農民朋友關注的重點,部分低蛋白新豆流入了榨油廠,而且當前豆瓣價格在2.55-2.6元/斤,也間接的增加了利潤空間。但也有部分地區農戶受國儲收購價格影響,惜售挺價心理助長,貿易商采購價格偏高,多持觀望態度,優質豆源多作為庫存補充,兩級分化明顯,陷入僵持狀態,加上近期東北地區疫情嚴重,購銷問題明顯,使得現階段市場流通寡淡。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,后期銷售渠道逐漸明朗,疫情過后,新豆市場或出現新的轉機也未嘗不可。
銷區采購積極 收購問題待攻克
隨著天氣轉好,南方產區新豆水分逐漸趨于標準,加上中儲糧收購價格發布,豫、皖地區新豆價格小幅上漲后歸于平穩。漲價后的新豆豆源兩極化明顯,優質豆源價格堅挺,但收購問題較大,現階段部分優質豆源毛糧收購價格最高可達到3.05元/斤,且農戶惜售現象嚴重。所謂買漲不買跌,近期銷區采購積極性明顯提高,主要采購目標定在優質豆源上,導致糧商供貨困難。而質量相比略差的豆源則可能面臨降價的風險。
近期南方地區疫情多地頻發,大豆外運問題較為關鍵,盡管現階段走貨速度有所提高,但銷區糧商采購也較為謹慎,選擇也變得更加“苛刻”,多以隨用隨采為主,并不會大量囤積庫存。前期糧商庫存的潮糧銷售也接近尾聲,后續價格也將穩定,且優質豆源價格穩中偏強,后市上漲的可能性較大。
進口少量到港 運輸航線或轉移
進口大豆到港時間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,近期有少量貨源抵達各港口,市場價格依舊保持高位,部分豆源接近國產新豆價格,更有甚至高于國產新豆,但多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。據了解,部分油廠此次并未采購大量進口大豆,主要是由于運輸問題推遲了到港時間,后續集中到港,或會對市場價格產生影響,有降價的風險。密西西比河運輸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,駁船成本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,部分貿易商或選擇其他航線運輸,但是否有效可行,還是值得我們后期關注的。
美聯儲如期加息75個基點,符合市場預期。進口成本增加,也促使著后續到港的進口大豆價格跌幅空間受限,那么也將對國內新豆價格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?,F階段俄烏局勢出現反轉,俄羅斯恢復參與黑海糧食交易,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勢頭偏強,而且當前進口大豆到港時間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,短期內對于國內新豆價格不構成威脅作用。
綜上所述,當前新季大豆市場雖然沒有往年的繁榮景象,但是這并不代表今年整個新豆市場會一直低迷下去。盡管今年新豆開局不利,但是進口大豆的“神助攻”也將支撐著未來國內現貨市場價格。雖說未來豆價大漲還需要諸多利好因素推動,但是疫情過后,新豆市場或將出現新的拐點,給現貨大豆市場帶來新的轉機。筆者建議豆農、糧商們切勿過于消極謹慎,適當調整心態,正向關注市場實時動態變化以及國家政策引導,把握時機,新豆后市還是值得期待的!欲了解更多大豆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chinagrain.cn)以及APP(http://www.chinagrain.cn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劉佳/審稿 尹秀穎)
特別聲明